欢迎来到百学网!

全国切换城市

咨询热线 13552901487

百学网 > 新闻资讯 > 兴趣爱好 >  儿童音乐培训七点误区详解

儿童音乐培训七点误区详解

来源:爱必学

2021-07-23 16:40:24|已浏览:64次

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推进,甚至将素质教育纳入高考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乐器,上音乐课。但由于缺乏经验,家长在孩子学习音乐时难免会陷入误区,走弯路。你的孩子学习音乐正确吗?让我们看看你是否陷入了七个常见的误区。

误区一:孩子不适合学音乐

很多家长觉得我家孩子唱歌有点跑调,节奏不准,平时对音乐不感兴趣,不适合学音乐。但是,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,只是还没有挖掘出来。大数据表明只有4%的人是先天性五声音阶,而大多数人缺乏系统的训练,没有培养出识别和控制音高的能力。所以,孩子唱歌跑调不要感到气馁,通过训练和听音乐可以大大提高。

误区二:学乐器相当于学音乐

许多父母认为学习一种乐器可以学到所有的音乐知识。但事实是,音乐学习的内容不仅在于乐器,还在于歌唱、乐理、视唱、音乐欣赏、音乐创作等多个维度。练琴的方法可以由老师指导纠正,但学习音乐的方向需要家长为孩子掌握。全方位的音乐学习可以建立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底层逻辑,不局限于音乐,还应该建立人格培养和对美的感知。

误区三:达到10级就是终点

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音乐学习计划时,都会以十年级证书为学习终点,告诉孩子“上了十年级以后,就不用练琴了”。但是音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,音乐学习本身不应该成为负担,而只为证书服务。但是,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音乐学习水平的标准,并没有参考意义。

误区四:学乐器,不学乐理

许多孩子学习音乐只是通过学习乐器和一种技能,而忽略了乐理的重要技术内涵。比如拿到10级证书,不了解大调和小调的关系,大调和弦和小调和弦的含义,音阶的结构。这些是音乐学习中音乐感受、理解和创作最重要的逻辑思维基础。

误区五:学音乐但不听

很多家长在学音乐的时候会严格要求孩子练琴,回班,但很少要求孩子多听音乐,多看演唱会。要知道,听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基础。孩子的音乐耳朵只有听才能建立,有了音乐耳朵才能更快地消化不同的音乐知识,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。但是,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必须通过“多听”的方式来建立和培养,多听音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

误区六:坚持不下去=孩子没兴趣

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,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不愿意练琴,不想上课而不能坚持学习音乐,埋怨孩子对学习音乐缺乏兴趣。其实学习乐器的过程是很枯燥的,尤其是小孩子,无法坚持是很有道理的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对音乐不感兴趣,更可能的是孩子对枯燥、乏味、重复的学习过程不感兴趣。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,让孩子真正对音乐产生兴趣,享受学习音乐的时光。

误区七:学乐器,不唱歌

众所周知,音乐是声音的艺术,我们演奏乐器时,总是看乐谱。乐谱是符号和图形,但视觉不是声音。把乐谱变成声音甚至音乐的唯一方法就是唱乐谱。通过唱乐谱,我们才能真正把符号变成声音,而演奏乐器则是把已经唱过的“内在音乐”提取出来,变成特定的乐器声音,然后用耳朵识别和纠正,形成悦耳的音乐。

所以,无论是唱歌、演奏乐器还是跳舞,唱功都是学习音乐不可缺少的一环。

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,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~

  • 相关阅读